最近聽到身邊不少人都在感慨,如今國內的汽車市場更新得太快!自己手上的iPhone都還沒換代呢,才買的新車要不變成了老款,要不就成為了“絕唱”。以至于部分朋友,對“全新車型”這四個字都患上了PTSD。

不得不說,這雖是工業高速發展下的個別現象,但同時也成為了當下不少消費者買車時都會顧慮的問題。那有沒有既不太容易被背刺,又能兼顧到較為前沿的日常用車體驗的車型呢?誒,伴隨著“促銷+增配”的雙管齊下,合資家族中的“王牌”也順勢地來到了聚光燈下。而這一兩個月,從18.68萬元的官方指導價,降至限時一口價14.29萬元的途觀L 300TSI,就成為了典型代表。

都說時光與用戶是一臺車最好的口碑。從2017年到2025年,這8年左右的時間,途觀L已經擁有了超180萬名用戶。縱覽那些上市一小時就破萬、好幾萬甚至十幾萬的新能源SUV來說,途觀的速度雖然算不上快,但途觀的步伐卻相對扎實,以至于逐漸被市場冠以中型SUV常青樹的稱號。

其實回溯途觀的前世今生,它最早出現的時間可以反推到2006年那一屆洛杉磯車展上的TiguanConcept概念車。而在這之后的2007年,大眾集團旗下的第二臺SUV,Tiguan就以前者為藍本正式面向了消費者。再后來的劇情也正如各位所猜測的那樣,2010年,上汽大眾引入了這輛車,并將其定名為途觀,并在2017年推出了途觀的加長版車型途觀L。
這樣的更新頻率放在現在同樣不算快,但對于后市場而言,這恰恰是他們最想看到的局面。因為只有具備了充足的時間,后市場才有充分的市面參照和成熟的供貨渠道,同時也才能給用戶提供價低品優的后續服務和幾乎透明的保值率。

更形象點來說,買車之前,你就能了解到這輛車外面換根保險杠要多少錢,做一次保養要多少錢,也能大概算到這輛車開幾年或者說多少公里后還值多少錢。同時基本不會出現類似于“一年磨三劍” 的新能源車型,讓用戶才拿到手的新車,一年不到就對半虧的情況。當然,至于開頭所提到的“絕唱”就更不可能了,畢竟全球人民都知道的大眾,以及身為國企的上汽都是強有力的保證。更何況如今途觀L 300TSI的限時一口價只要14.29萬元呢?
其實一臺德系中型SUV,能把價格下探到14.29萬元,有一說一,還是挺令人驚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