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承壓,質疑四起——這是廣汽集團“番禺行動”啟動一年后所面臨的真實處境。
在新能源轉型的生死時速中,這家華南汽車巨頭過去的輝煌一度成為今天的包袱。所有人都想知道:一年的自我革命,究竟為廣汽換來了什么?
在董事長馮興亞發布“番禺行動”一周年成果后,廣汽集團新任管理班子在2025年廣州車展的聚光燈下,首次系統性地闡述了 以 “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新生態” 為核心的破局之道,一個更具攻擊性、也更注重協同的“新廣汽”形象正變得清晰。
廣汽集團總經理閤先慶、副總經理黃永強、執委會委員吳堅等核心管理層,接受了車厘子等媒體的專訪。通過這次高層對話,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廣汽的轉型并非簡單的技術堆砌或營銷炒作,而是一場觸及靈魂的體系性革命。
閤先慶:以“用戶思維”再造新廣汽
“第一次念對我姓氏的人,大概率和我一個姓(“閣”音同“xia”)。”新任廣汽集團總經理閤先慶以一句輕松的開場白,迅速拉近了與媒體的距離。然而,當話題轉向“新廣汽”的未來時,他的語氣立刻變得沉穩而堅定。
一、戰略核心:從“工程師思維”到“用戶思維”的徹底轉向
閤先慶直言,廣汽擁有深厚的技術底蘊,無論是在傳統內燃機、底盤集成,還是三電技術領域,都是國內布局最早的企業之一。“我們的底子很厚,但過去,我們更多是停留在工程師思維,思考如何把車造好,與真實的用戶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這成為“新廣汽”變革的起點。他明確指出, 實現“市場+技術”雙輪驅動向科技型企業轉型的核心,在于完成整個研發體系從“工程師思維”到“用戶思維”的根本性轉變。
“自啟動‘番禺行動’以來,我們全面導入了華為的IPD(集成產品開發)體系。”閤先慶強調,IPD的精髓在于它將用戶需求深度融入從市場洞察、產品定義、研發到交付的端到端全流程,這是一場深刻的體系變革。
與之配套的,是組織架構從過往存在“煙囪式”弊端的職能型組織,轉向以產品項目化為核心的“矩陣式”架構,旨在徹底打通內部協同壁壘。
二、品牌定位:“啟境”志在成為高端智能獵裝車“天花板”
對于近期業界關注的與華為合作的新品牌“啟境”,以及市場上出現的“界”、“境”是否會同質化的疑問,閤先慶給出了明確的回應。
“我認為不存在同質化競爭,”他斬釘截鐵地說,“因為每個品牌的定位不同,面向的市場和消費者也不同。” 他首次為“啟境”品牌定調,用“三高”——“高顏值、高科技、高性能” 來概括其核心特質。
“我們致力于把啟境的第一款產品——最美獵裝轎車,打造成業界的天花板。”這一擲地有聲的目標,背后是廣汽與華為深度共創的模式在支撐。
閤先慶透露,這并非簡單的供應商合作模式,“華為車BU派到廣州的研發團隊,最少時也有200多人,高峰期超過800人。雙方團隊在一起進行技術共創、需求場景共創,是從產品定義到研發、交付、服務、營銷的全鏈路深度協同。”他宣布,雙方的目標是在明年年中將這款被寄予厚望的產品推向市場。
在閤先慶的藍圖里, “新廣汽”的“四大引擎”是一個有機整體:技術是基礎支撐,產品是價值兌現,服務是全生命周期陪伴,生態則是應對快速迭代、合作共贏的必然選擇。
黃永強:三大品牌精準銳化,營銷鐵軍攻堅下沉市場
新任廣汽集團副總經理黃永強,以其對營銷的深刻洞察而著稱行業。履新后,他如何梳理廣汽龐大的自主品牌矩陣,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一、逐漸清晰的自主品牌梯隊:
傳祺作為根基深厚的品牌,將繼續鞏固其 “MPV世家”的王者地位,并通過“向往”車系向新能源穩健轉型,面向穩健進取的主流客戶。
埃安品牌則定位 “國民好車”,核心是“買得起、有性價比”,專注于服務年輕家庭與年輕人,是廣汽搶占主流新能源市場的基盤。
而 昊鉑定位高端、科技、豪華,是廣汽自研技術實力的標桿。其新發布的昊鉑A800獲得了全國首個最高時速120公里/小時的L3測試牌照,旨在將智能駕駛和豪華品質做到極致。
最后是備注關注的全新品牌“啟境”,作為與華為共創的高端智能電動品牌,面向年輕、時尚、追求極致性能與科技的群體, 是品牌矩陣中的“天花板”和破局者。
黃永強強調,品牌打造的核心工作,就是推進這三個(除啟境外)自主品牌的銳化,針對不同客戶群建立新的用戶心智。
二、營銷變革:IPMS與NPS體系下的“鐵軍”鍛造
“任何變革都是非常痛苦的。”黃永強不諱言推行IPMS(集成營銷系統)過程中的陣痛。他表示, 廣汽以空杯心態學習先進體系,但要打造具有廣汽特色的NPS(用戶凈推薦值)體系。
他透露,廣汽將NPS分解為161個具體指標,覆蓋產品、服務、店頭接待、熱線響應等全觸點,并實現月度復盤。“我們現在每周的銷售會議,既講銷量,也重點匯報NPS客戶體驗的改善進度。”改革考核體系,將銷售目標與NPS目標雙軌并行,是確保“以用戶為中心”不止于口號的關鍵。
在渠道層面,廣汽正規劃全新的融合品牌綜合體驗中心,下沉至縣域鄉鎮,讓用戶在一個店里就能看到廣汽全系車型。同時,創新推出“訂單式交付模式”,經銷商賣一臺補一臺,極大緩解了經銷商的庫存壓力和投資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