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新能源車的銷量第一次全面超過傳統汽車。正當各大頭部品牌拼得你死我活的時候,一個曾經消失的名字忽然闖回公眾視線——威馬汽車。
已經停擺近兩年的它,突然宣布手機應用恢復,工廠復產,老款車型重新下線,還甩出“銷量破百萬”的遠期目標。
對很多老車主來說,這消息既驚訝又復雜。過去兩年,他們的威馬車像被時間遺棄,不僅遠程功能失效,連簡單維修都像一場遠行。現在說要復活,誰心里能沒問號?

威馬重新動起來的首個信號來自溫州工廠。那座曾經停工的生產線重新亮燈,零部件供應商陸續把貨送進車間,但這是地方政府推動的結果。
為了穩住就業和周邊產業鏈,溫州市拉來銀行資金,協調配套企業復工,把拖欠的小額款項承諾在半年內結清。對供應商來說,這意味著能回收舊賬,也能讓自己的產能有去處。

要讓一個停滯的車企重新運轉,光靠地方政府還不夠。真正的接盤方是出資10億元的深圳翔飛公司。而它背后站著的,是曾在汽車行業一路受挫的寶能系,寶能自己的工廠多年停產,汽車資質岌岌可危。
相比在零起點重新申請資質,不如直接買下威馬現成的牌照和工廠,這樣能立刻恢復生產,并為構建完整產業故事找個抓手。

讓工廠開工比讓消費者回心轉意要容易得多。過去威馬經歷過車輛自燃、續航縮水、售后癱瘓等一連串問題,這些事到今天都沒真正解決。
現在全國只剩下寥寥數十家服務站,不少車主遇到小故障,就得跑出省去修,品牌形象已經被嚴重消耗,這不是重新量產就能挽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