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的喧囂漸漸散去,最令人期待又忐忑的“分家飯”終于開始。按照老家習俗,出嫁的女兒要和娘家人共進最后一頓團圓飯,從此就是別人家的人了。桌上擺滿了媽媽親手做的拿手菜,香氣四溢,卻掩不住空氣中彌漫的淡淡傷感。
我媽眼眶泛紅,不停地往姐姐碗里夾菜:“以后就是別人家的媳婦了,要懂事...”話音未落,聲音已哽咽。我爸低頭默默扒飯,鏡片后的眼睛也有些濕潤。姐姐穿著大紅嫁衣,妝容精致,卻也在強忍淚水。
就在這感人至深的時刻,我無意中瞥見坐在對面的兩個弟弟——18歲的雙胞胎,他們互相對視一眼,嘴角開始不受控制地微微抽動。
我心中警鈴大作。作為他們22年的姐姐,我太熟悉這個表情了——這是他們惡作劇前的經(jīng)典信號。
果然,趁父母沉浸在傷感中無暇他顧,大弟悄悄在桌下掏出手機,飛快地打了一行字,然后悄悄推到二弟面前。二弟瞥了一眼,立刻咬住嘴唇,肩膀開始輕微顫抖。
我狠狠瞪了他們一眼,用口型無聲地警告:“別搗亂!”
他們裝出一副無辜表情,可不過三秒,大弟突然用胳膊肘輕輕碰了二弟一下,二弟立刻低頭假裝撿東西,卻在桌下發(fā)出奇怪的憋笑聲。
我媽察覺到異樣,疑惑地看向他們:“怎么了?”
“沒、沒什么,”大弟深吸一口氣,臉憋得通紅,“就是想到姐姐以后要自己做飯了,有點...擔心。”他說“擔心”時聲音扭曲,明顯在極力壓抑笑意。
我氣得在桌下輕踢他一腳,卻被二弟誤傷,他“嗷”地一聲叫出來,又趕緊轉為咳嗽:“嗆、嗆到了!”
這場默劇般的鬧劇在父母眼皮底下悄悄進行。兩個活寶一會兒假裝感動抹眼淚,其實是在掩飾笑出來的眼淚;一會兒又因為互相使眼色太過明顯而遭到對方的“報復性”踢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