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IROS Day 1誰最炸——美團當仁不讓。
一手2025美團機器人研究院學術年會,展廳直接被圍到到水泄不通。
畢竟,一整個機器人圈的技術天團都來了:
美團副總裁毛一年、港大席寧教授、禾賽創始人李一帆、自變量機器人CEO王潛、宇樹創始人、CEO王興興、星海圖聯創許華哲、清華丁文伯教授、浙大許超教授、清華趙明國教授……
這些大咖不光人到了,主題演講也是亮點連連、金句頻出:
-
毛一年展示了美團無人機高空送漢堡、機場閃送“小黃蜂”等最新進展。
-
李一帆重磅發聲:機器人是中國近20年最好的機會!
-
王潛則直接拋出:具身智能不是把DeepSeek塞進宇樹機器人里——具身智能不是 AI 應用,而是基礎模型。
圓桌環節同樣火花四射:圍繞機器人的第一性原理,王興興與許華哲現場過招,當前的機器人軟硬件到底誰在拖后腿?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深入看看本次年會的更多精彩內容。
機致生活-Robotics for Better Life
幾乎所有在做具身智能的團隊,如今都在強調一個共識:不要拿著錘子找釘子。
技術不是目的,而是工具。要回到場景,解決實際問題,讓技術真正成為生產力。
而談到“場景”,放眼整個行業,大概沒有誰比美團更懂。
更重要的是,在美團的戰略體系中,“場景”與“科技”的關系早就被想得非常透。
美團副總裁、機器人研究院理事長毛一年在年會上表示:過去幾年,美團的戰略已從“零售”升級為“零售 + 科技”。
兩者的關系很清晰——零售是場景,科技是賦能。
科技的作用,是讓我們的場景變得更大、更好,讓服務更高效、更優質。
不同領域做機器人,本質上都是為了服務人類、服務更好的生活。
而在未來5到10年,具身智能正是這一切的核心技術范式。
美團的關鍵詞是autonomy(無人化)——讓技術驅動零售行業變革。
無人機能送漢堡、披薩,無人配送車能從北京跑到深圳,風雨無阻,而機場、酒店、園區場景中,小黃蜂也在承擔閃購配送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美團還是全國唯一獲得民航局許可在全國所有城市合法飛行的無人機,而且在晚上也能飛。
從低空到地面,從城市到社區,美團正在構建一個真正的“具身智能網絡”。
這也是今年年會主題——“機致生活 Robotics for Better Life” 的最好注腳。
可以說,只有當低空經濟基礎設施建設與真實零售場景深度結合,具身智能才能發揮出它的全部潛能。
最后,美團也不忘“秀肌肉”——
在具身智能投資與產業化落地的賽道上,美團依然穩坐第一梯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