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發布已經過去一個月,“最薄iPhone”在內地上市仍沒有時間表。
10月9日,觀察者網在上海某蘋果授權專營店了解到,iPhone Air仍然沒有上市,并且蘋果官方沒有告知上市的具體時間。該店工作人員表示,是因為運營商eSIM的支持問題。
iPhone Air與iPhone 17系列一同在9月10日發布,這款手機機身厚度僅5.6毫米,被稱為史上最薄的iPhone,同時該產品取消了實體SIM卡槽,全球統一采用eSIM。
當時蘋果在發布新品時,曾提到iPhone Air采用eSIM設計以節省內部空間,已經得到全球超過500家運營商的支持,其中特別提到了“中國聯通”。與此同時,蘋果店員也透露,iPhone Air將在9月19日在國內上市,并且可以直接在店內辦理聯通eSIM卡。

圖源:觀察者網
然而一個月過去,iPhone Air已經在全球近百個國家和地區發售,卻依然未能在內地上市。
前述蘋果店員對觀察者網表示,是因為運營商之間的問題,中國聯通已經提前準備好了,但是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似乎還存在一些問題,“他們不想看著聯通一家獨大”。
一個月前,中國移動方面曾表示,該公司已支持eSIM手機業務,稍后開放服務將另行告知。中國電信也表示,該公司eSIM手機業務已全面準備就緒,預計近期獲得工信部商用試驗正式批復后,將很快向用戶開放包括iPhone17在內的eSIM手機業務辦理服務。
10月10日,觀察者網就此事再度聯系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媒體關系部門,未獲置評。
“現在想買的話可以到日韓等國家和地區,回來辦理中國聯通的eSIM業務。”蘋果店員說道。
eSIM就是虛擬的SIM卡。它有一定優勢,比如可以節省機內的空間,也能適應惡劣的工作環境。但也存在劣勢,不利于實名制管理和信息安全,甚至可能導致數據泄露和電信詐騙。
耐人尋味的是,eSIM同樣會加劇國內運營商之間的博弈。“對運營商而言,eSIM減少了辦卡、補卡等業務場景中的用戶觸點及相關收入。但同時,它也降低了用戶更換運營商的門檻。以中國聯通為例,通過與 智能硬件廠商合作率先積累 eSIM技術并推動相關業務,有助于實現差異化突破,帶來新增用戶轉化。”Canalys手機研究負責人劉藝璇對觀察者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