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是幻象,AI是現實。Stability AI前CEO Emad Mostaque直言:我們正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智能反轉——資本剝離人類,認知勞動貶值,舊經濟解體,新世界秩序重構。一套源自生成式AI邏輯的全新「MIND框架」,或將定義未來真正的繁榮指標。
Stability AI前CEO、締造者Emad Mostaque,觀點驚人:
未來1000天內,人工智能不僅將取代工作崗位,更將徹底重塑人類的經濟結構。
AI的「無情優化」可能讓人類勞動力變得一文不值,甚至變成負值。
在最近的《影響理論》(Impact Theory)播客節目上,Emad Mostaque討論了他的新書《最后的經濟》。

Emad是最早為對沖基金經理,現為Intelligent Internet創始人。憑借在金融和AI領域的雙重資歷,他的話不容小覷。
在節目中,Emad勾勒出當前經濟體系的「終結」,以及AI驅動下的「最后經濟體」將呈現的面貌。
他認為,在AI主導下,傳統經濟指標如GDP將失去意義;人類勞動的價值不只是歸零,有可能轉為負值;但即使如此,我們依然能夠在這場變革中實現情感與財務上的雙重豐盛。
主持人Tom Bilyeu追問了Emad殘酷真相和實用方案——剖析個人、社會甚至政府,該怎么應對AI或將引起的混亂?在智能機器主導的時代,如何贏得真正的國家繁榮?
這不僅僅是無盡的悲觀預測,而是應對史上最大經濟轉型的路線圖。

左:Tom Bilyeu;右:Emad Mostaque
經濟學?人心學!
Emad指出,現有的經濟學就是東拼西湊:
效用函數、納什均衡、囚徒困境、博弈論、行為經濟學……
在他看來,現在的經濟學者宛如盲人摸象。

看似復雜,實則難以預測現實中的經濟動態。舉個例子,美國剛剛修正了失業申請數據,多算了91.6萬人就業。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統計誤差之一。

這說明經濟模型根本無法捕捉現實。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Emad回到根本,重新提出兩個問題:
經濟到底是什么?我們又是誰?
他提出,AI是最接近人類「行為模式」的系統,而暗含其中的數學模型,或許能幫助我們更準確地理解經濟運行。
最終,他得出了一個核心結論:
在所有系統中,對現實建模最精確的系統,活得最久。
換句話說,無論是公司、個體還是AI智能體,那些能最有效「貼合現實」的模型,才最具生存力。
這與AI的目標函數如出一轍:最小化預期與現實之間的差距。
利用這一結論,Emad團隊構建出一套全新的經濟測量體系。
他指出,GDP完全忽視了現代經濟中極為關鍵的部分——比如貿易網絡效應、產業多樣性、技術能力與知識積累等。
他提出,我們需要關注的是經濟的「流動性」與「彈性」:
資本、創意、人才等流動以及一國經濟的開放性與適應力。
基于這些變量,他們開發了一整套「多維經濟儀表盤」(dashboards),可以用于衡量個體、家庭、國家甚至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質量。
這套儀表盤完全脫胎于GenAI的建模邏輯,也因此更加契合未來的AI主導經濟形態。
Emad接著強調,我們之所以需要一套更真實的經濟模型,是因為我們「無法管理那些無法測量的東西」。
換句話說,AI中用來減少預測誤差的數學方法,現在也可以用來解釋整個經濟系統,從微觀到宏觀。
之后,他回到了GDP的問題。
「瘋子」才唯GDP,MIND框架才合理
GDP是個過時的、單一的指標,完全無法反映真實的社會價值。
發明GDP的經濟學家Simon Kuznets,曾親口對美國國會表示:「請不要只用GDP來衡量國家福祉。」
但至今,美國仍沉迷其中。
Emad舉了個極端例子:
你治好了癌癥,對GDP來說是壞事;沒治好癌癥,對GDP來說反而是好事。
因為GDP只計算支出——你買藥、做化療、住院花的錢,都會讓GDP上升;而你徹底治好癌癥,反而「減少了支出」。
這就是GDP的荒謬之處。
Emad的新模型區分并同時衡量四種不同的「資本」類型,而不是只看GDP中的「物質資本」。
Emad說,現實中存在四種核心資本類型,而不是慣用經濟指標所強調的「物質資本」。這四種資本是:
Material(物質)、Intelligence(智力)、Network(網絡)Diversity(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