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高校已開始報到
高中初中小學等也進入開學倒計時!
師生家長請注意,
開學季正是違法犯罪分子
實施網絡違法犯罪行為的高發期,
大家務必擦亮雙眼,
筑牢網絡“安全門”,
千萬別給違法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機!
一、繳費有陷阱,轉賬需核實
新學期伊始,繳納學費、班費是常規事務,卻也成了違法犯罪分子的“主攻方向”。手段主要有三類:
1.偽裝老師收款。盜用班主任或學校工作人員頭像、昵稱潛入班級群,發布“緊急繳費通知”,要求通過私人賬號轉賬,甚至發送虛假收款二維碼,謊稱“用于購買教材、校服”等。
2.偽造繳費鏈接。在社交平臺散布“官方繳費通道”鏈接,實為釣魚網站。一旦輸入銀行卡信息或完成轉賬,資金會瞬間流入騙子賬戶且難以追回。
3.虛構“優惠繳費”。以“提前繳費享折扣”“多繳返現”為誘餌,誘騙轉賬后便失聯。
網警強調要點:
學校收費僅通過官方渠道(學校繳費官方賬號),絕無私人賬戶轉賬!收到繳費通知,第一時間聯系班主任/學校核實,確認無誤再操作。不明鏈接堅決不點,陌生二維碼絕不掃描!
二、信息是隱私,泄露藏風險
個人信息是網絡安全的“第一道防線”,一旦泄露,極易引發各種安全問題。常見漏洞有:
1.社交平臺泄露。在朋友圈、短視頻平臺等社交平臺曬個人信息的內容(學校名稱、班級、家庭住址、生日等),被不法分子收集利用。
2.抽獎活動陷阱。參與網上“抽獎”“免費領禮品”活動時,填寫姓名、電話、身份證號等敏感信息,淪為不法分子的“信息庫”。
3.不明鏈接風險。點擊不明鏈接導致設備中毒,通訊錄、聊天記錄等個人隱私信息被竊取。
網警教你守護:
家庭住址、父母聯系方式、身份證號、學生證等個人信息絕不外泄,陌生平臺絕不輕易填寫,社交賬號隱私設置定期檢查,限制陌生人查看動態。
三、游戲存貓膩,福利莫輕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