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龍港市,很多人可能還沒聽說過這個名字。
2019年8月,它才經國務院批準,從鎮直接升格為市,成為全國首個“鎮改市”。
到2024年,龍港的GDP已高達443.73億元。
今年一季度,其GDP增長6.7%,超過浙江省平均增速。
一個常住人口不到48萬、設市才五年的地方,是如何跑出這樣的體量和速度的?
印刷是龍港起家的老本行。
上世紀90年代,這里靠低成本和速度優勢聚集了大批印刷企業,到90年代末已有近800家,從業人員4.5萬人,行業總產值超過30億元。
但“低小散”的模式很快遇到瓶頸:企業缺乏品牌意識、陷入低價競爭,甚至出現侵權和制假等行為。
龍港沒有坐以待斃,而是果斷推動產業升級。
他們引入環保設備,還把傳統印刷延伸至高附加值的文創潮玩、兒童圖書和IP盲盒。
同時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結果令人驚喜:到2024年,印刷包裝全鏈條產值達到約200億元,比五年前幾乎翻倍,占全市GDP六成。
持證技工人數更是從2019年僅1人增至3859人。
如果說印刷是龍港的底色,那高新技術已成為這里的新引擎。
2024年,龍港規上工業增加值中,高新技術產業占比達55.5%,增速15.8%。
省級企業研究院、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等創新平臺數量,均為2010年末的四到五倍。
這樣的躍升離不開前瞻布局。
華潤電力超潔凈能源示范項目、藍科途高性能濕法鋰電池隔膜生產基地等一批重大新興產業項目相繼落地。
如今的龍港,智能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正加速成長。
龍港的發展還與其獨特的治理架構密切相關。
建市之初,他們就推行“大部制+扁平化”改革,黨政機構數量和人員只有同類單位的40%。
企業審批實現全領域“一枚印章蓋到底”,創業開公司“像網購一樣方便”。
2024年,龍港新登記市場主體2.2萬戶,全市每4位常住人口中就有1位是“做生意”的。
回看龍港的發展,并非單點突破,而是產業升級、技術創新和制度紅利三個齒輪緊密咬合、共同驅動的結果。
沖刺500億元GDP俱樂部,這座年輕的城市還要繼續把傳統優勢做“新”、把新興產業做“大”、把改革探索做“深”,在區域經濟競速中站穩自己的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