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榜著減糖80%,卻暗藏反式脂肪酸,這波“神仙”操作傷透了會員們的心!”
山姆貨架上,那盒標榜更低糖、更健康的好麗友派,在密密麻麻的配料表里,赫然寫著含反式脂肪酸的起酥油,這明顯與標榜的內容背道而馳。作為一個“惜命”的熱心市民,三年前,好麗友因為中外配方雙標被質疑的事件,至今還記憶猶新。
如今,山姆超市選品越來越敷衍,趨向于“隔壁超市同款",消費者以更高的價格,并沒有買到更加健康的商品,這讓人如何能接受呢?
還有,一些讓人難以接受的事情也在悄悄發生:
曾經一眾好評的網紅烤雞、牛肉卷等明星商品悄然消失,變成貼著模糊"代工"標簽的替代品;
冷凍鹵味驚現地域雙標:武漢下架的問題產品,在廣州貨架上卻照常售賣。
以上還只是個例,面對顧客的詢問和質疑,店員們只是支支吾吾:"具體配方要問廠家"。
“我的比利時黑巧下架了,澳洲亞麻籽麥片下架了,米布丁下架了 水果,牛排品控越來越差...”
“進口商品少了,新推出的零食沒有購買欲望。牛頭牌沙茶醬也看不到了,三文魚口感變了。每次必買的全麥堅果面包從袋裝換成盒裝,沒有以前香,而且帶一股霉霉的味道,當天去投訴了,后面再也沒買...”
“確實這樣!以前閉眼入都不會踩坑!可是我前陣子買的那個蝦餅真的是失望透頂,真是一言難盡!沒法吃!準備扔了!”
以上只是網友們眾多評論的冰山一角,作為多年的老會員,我也明顯感覺到選品質量滑坡。去年23億會員費收入背后,是900萬的中產們為"閉眼買"的信任買單。
可如今,品控卻頻頻翻車,繼續用20元優惠券,來安撫投訴的做法,顯然已經治標不治本了。
當山姆超市的貨架,越來越像普通超市,當"會員制”只剩價格門檻的提高,而不見品質保障提升,消費者憑什么繼續為260元年費買單?
眼下 ,Costco深圳新店排長隊,盒馬、奧萊也在加速擴張,留給山姆修補信任的時間不多了。
會員制商超的生死線,從來不是價格戰,而是那顆讓消費者放手購買的定心丸。你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