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里那只油光锃亮,只賣20塊錢一只的烤雞,你每次路過是不是都心里癢癢,但又有點犯嘀咕?這價格,買只生雞都不夠,它這又是腌又是烤的,圖啥呢?
這事兒吧,就像一個謎。有人說,這么便宜,肯定是用了什么“科技與狠活”,什么長了八只翅膀的怪雞,什么泡了藥水的僵尸雞,傳得神乎其神。這些說法,聽著嚇人,可真相往往比謠言更讓人吃驚。
今天咱就把這事兒掰開了,揉碎了,看看這20塊錢的烤雞,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它到底是咱們老百姓的福利,還是一個包裝精美的“坑”?
謎底一,那只“神奇”的雞
首先得說說這雞本身,它可不是咱們在鄉下看到那種滿地跑的土雞。超市烤雞用的,絕大多數是一種叫做“白羽雞”的品種。你可別小看這名字,它渾身都是戲。
這雞,簡直就是為了吃肉而生的一個“優等生”。它最大的本事,就是長得飛快!快到什么程度?從一個毛茸茸的小雞仔,長到五斤重可以出欄,只需要40天左右。你沒聽錯,就是一個多月的時間。
是不是馬上就想到了“激素”?打住!這還真不是靠打針吃藥催出來的。
這背后是幾十年來科學家們的心血,是基因選育的結果。就像袁隆平爺爺培育雜交水稻一樣,科學家們把全世界各種長肉快,吃得少,抗病能力強的雞種進行優化組合,一代一代篩選,最后才有了白羽雞這個“尖子生”。它天生就是這個體質,吃進去的飼料,能最高效地轉化成雞肉,而且特別愛長胸脯肉和腿肉,這不正是我們最愛吃的地方嗎?
“這種雞天生就是‘速成班’畢業的,四十天就能長到五斤重,靠的是幾代雞的優中選優,而不是什么見不得人的藥水。”
別再被那些“激素雞”的謠言給騙了。現在國家對養殖業的管控非常嚴格,用激素是違法的大事,被抓到整個養殖場都得關門。對于養殖企業來說,用著基因這么優秀的白羽雞,再去花錢搞那些費力不討好的歪門邪道,純粹是吃飽了撐的。這雞長得快,純粹是因為“出身好”。
謎底二,你看不見的“恐怖”生產線
雞的問題解決了,那加工和運輸呢?這中間的成本也不低啊。這就得說到現代食品工業的厲害之處了。
你以為的烤雞,可能是一位大廚忙前忙后,又是腌制又是刷料,守著一個大烤爐,辛苦半天才烤出來幾只。但實際上,超市里賣的這些烤雞,從屠宰到你手里,全程可能都沒怎么沾過人手。
那是一條極其高效,甚至有點“恐怖”的流水線。成千上萬只處理好的白雞,會進入一個巨大的滾筒里,機器一邊轉,一邊抽真空,讓秘制的腌料在很短的時間里就均勻地滲透到雞肉的每一絲纖維里。這比你用手按摩一天一夜都入味。
腌好的雞,被自動掛上烤架,送進像隧道一樣的巨型烤爐。在這里,溫度,濕度,時間都被電腦精準控制,保證每一只雞的每一個部位都能均勻受熱,烤出來顏色金黃,外皮酥脆。
“你看不見的工業流水線,才是低價的真正秘密,從清洗到燒烤,再到包裝,效率高到嚇人,成本自然低到離譜。”
烤好之后,立刻進入速冷通道,在最短時間內把溫度降下來,然后真空包裝,全程冷鏈運輸到各大超市。這一整套流程下來,不僅效率高得驚人,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而且因為減少了人手接觸和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反而比很多小作坊的現烤現賣要衛生得多。
再加上大型超市那種海量的采購量,他們可以直接跟廠家甚至養殖場談一個極低的拿貨價,省掉了所有中間商的層層加價。這20塊錢一只的烤雞,人家不僅不虧,還有得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