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自主汽車行業分會聯合自主汽車網最新發布的8月新能源廠商價值傳播指數顯示,車企間的傳播競爭已進入白熱化階段。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既有跨界新秀的驚艷亮相,也有傳統巨頭的轉型突圍,更有外資品牌的本土化博弈。

首次參與角逐的小米汽車以763.92的傳播指數登頂榜首,創造了"首月即封王"的行業奇跡。在交付量達36,396輛的同時,其通過場景化傳播策略引爆社交網絡:#小米汽車智能座艙挑戰#話題三日斬獲12億閱讀量,"手機遠程操控汽車完成露營場景"的短視頻獲得4500萬點贊。更值得關注的是,其"人車家全生態"概念的百度指數環比激增480%,線下體驗店試駕預約已排至十月末,展現出強大的市場號召力。

傳統車企陣營呈現明顯分化。長安汽車以72,338輛銷量沖進前三,但637.13的傳播指數僅列第八。其"智駕開城競速賽"直播吸引83萬人圍觀深藍S7無人泊車,顯示技術傳播潛力待釋放。反觀吉利汽車,憑借"安全即豪華"的精準定位,在銷量134,405輛的基礎上取得682.94的傳播指數。神盾電池高溫穿刺實驗視頻在快手獲2.4億播放,兒童座椅碰撞測試數據引發年輕父母群體自發傳播,將技術參數轉化為家庭安全感的策略成效顯著。
外資品牌陣營中,特斯拉中國以57,152輛銷量和703.46傳播指數位居第五。FSDV12版本上海實測視頻登頂B站熱門,自動駕駛穿越弄堂燒烤攤的魔幻場景引發熱議。但數據主權爭議在微博形成28萬條討論,暴露出本土化適配的隱憂。鴻蒙智行則憑借44,561輛交付量和754.18傳播指數穩居次席,其"人-車-家"生態聯動策略成效初顯:智能手表解鎖問界M9時自動啟動家中空調的場景,在華為商城創下92%轉化率,車機控制家電體驗帶動#鴻蒙座艙像管家#話題沖上熱搜。
在這場技術流與生態派的交鋒中,傳播策略的差異愈發明顯。小米的流量打法能否持續壓制傳統巨頭?比亞迪的技術轉型能否鞏固市場地位?特斯拉的本土化困境何時破解?鴻蒙的生態壁壘能否筑牢?這些疑問正隨著市場變化持續發酵,而最終的傳播大戰勝負,或許要等到年終才能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