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曾在經典抗戰題材劇《亮劍》中成功塑造“趙剛”一角的著名演員何政軍,在一次文化交流活動中,深情回顧了參與拍攝《亮劍》的點點滴滴,并分享了他對“趙政委”這一角色的深刻理解和深厚情感。他的講述,仿佛又將我們帶回了那個戰火紛飛卻又充滿激情與理想的年代,讓我們得以從另一個視角,重新審視這部經久不衰的作品和那個溫文爾雅卻又意志如鋼的趙政委。
一、相遇《亮劍》:謙和書生與鐵血團隊的意外契合
何政軍坦言,最初接到《亮劍》劇本時,雖然覺得故事扎實、人物生動,但并未預料到這部劇日后會引發如此巨大的反響。對于趙剛這個角色,他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趙剛身上那種知識分子的儒雅、原則性強的特質,與他自身的某些氣質有相通之處;陌生的是,如何將一個來自大城市、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在烽火連天的戰爭環境中,與李云龍這樣一位“泥腿子”出身的軍事主官完美融合,并贏得廣大觀眾的認同,無疑是一項挑戰。
“趙剛不是那種喊打喊殺的猛將,”何政軍分析道,“他的力量在于內心的堅定和理論的清醒。他是軍隊里的‘政治主官’,但在那個特殊年代,這個職務的核心是保證部隊的戰斗力、方向和靈魂。他不是單純的說教者,更應該是融入者、引領者和守護者。”何政軍認為,趙剛與李云龍的搭配,恰恰代表了人民軍隊中兩種重要力量的結合:一是敢于亮劍、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戰斗精神(李云龍),二是堅定信仰、把握原則、凝聚人心的政治工作(趙剛)。兩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部隊強大的戰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