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些公共場所的母嬰室門口標明“男士止步”,將獨自帶娃出門的爸爸們擋在門外;部分母嬰室雖沒有明確禁止男性使用,但其內部空間布局未充分考慮寶媽奶爸的實際需求,人們使用起來有諸多不便。近日,北京一商場將原有母嬰室改造為育嬰室,寶寶的爸爸媽媽都能用。(據《人民日報海外版》8月22日報道)
母嬰室在公共場所日漸普及,為孕期、哺乳期婦女及嬰幼兒提供了獨立、舒適的休憩場所。然而,出于隱私保護等原因,許多母嬰室服務單一甚至僅限女性使用,難以滿足奶爸帶娃的現實需要。
母嬰室變為育嬰室,一字之差卻體現出思想觀念的進步。它不僅為不同性別的照料者提供了便利,更通過空間設置的優化,傳遞出包容、平等的育兒理念,折射出公共服務正朝著更加人性化、精細化的方向發展。
育嬰室的推出,是城市文明進步的體現。完善的育兒設施,是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的重要內容,也是衡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推動育嬰室建設,既要因地制宜突破既有空間限制,也要推動公共服務設施從大型商圈延伸至更多社區基層。真正站在育兒家庭的角度思考,以柔軟、貼心的設計不斷化解公共服務難題,才能讓每一位帶娃出門的家長,都能在更多地方感受到便捷、舒適,讓育兒之路更加溫暖、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