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韭菜根都沒了,也就沒韭菜可吃了”
今天全國育兒補貼政策正式出臺,今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可以每年領3600元(月均300元),最多領3年也就是1.08萬。之前出生的不滿3歲的也可以領,每早出生一個月就少300。
這個補貼在國際上處于什么水平?我們從育兒補貼占家庭收入百分比這個維度去看:
- 中國:2025年上半年全國居民可支配收入約3640元/月,兩口之家的家庭按7280元/月計算,300元/月補貼占收入4%。另外18歲前有個稅扣除退稅。98天產假。
- 加拿大:去年加拿大普通家庭平均月收入約 5547 加元。 6 歲以下兒童每月 553.25 加元補貼,6-17 歲每月 466.83 加元。按6 歲以下計算,育兒補貼約占家庭收入的 9.97%。
- 德國:2024 年普通中產階層月收入大概 3400 歐元。以第一孩、第二孩每月 219 歐元補貼計算,育兒補貼約占家庭收入的 6.4%。至少可以領到18歲。此外還有父母津貼、3個月產假、還有購房補貼,1個孩子1年給1200歐元購房補貼,給10年。
- 法國: 2 孩家庭3歲前每月補貼約 216 歐元,按家庭平均月收入約 6000 歐元計算,育兒補貼占家庭收入約 3.6%。另外2 孩家庭還有一次性補貼 1882 歐元;如果生育 3 個孩子,可享受終身免稅。
- 日本:日本 2 人以上家庭平均收入為 30-50萬日元。前2胎每個孩子0-2歲時每月1.5萬日元(約760人民幣),3歲至18歲每月1萬日元(約506人民幣)。 以 3 歲前兒童每月 1.5 萬日元補貼計算,育兒補貼約占家庭收入的3.8%。另外還有一次性生育補貼50萬日元(約2.5萬元)。 日本出了名的“單身稅”就是全國人民出錢,一起養娃。
- 韓國:韓國家庭月平均工資約 500萬韓元(約2.59萬人民幣)。1 歲以下嬰兒每月可獲得100萬韓元補貼(約5180元人民幣),1 至 2 歲每月可得到 50 萬韓元補貼。以每月 50 萬韓元育兒補助計算,育兒補貼約占家庭收入的 10%。此外有孩子的夫妻可申請低息住房租房貸款、最多 1 年半的育兒假。
- 美國:美國主要是聯邦政府+各州政府共同影響。聯邦政府主要通過減少繳稅的形式來補貼,包括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也是提高了兒童的抵扣稅額,每個 17 歲以下兒童有一年2200 美元的稅收抵免(CTC);另外還有“特朗普賬戶” 補貼計劃: 2025-2028 年底出生的,給每個孩子自動開通一個投資賬戶,并放入 1000 美元,投資標普500基金。18 歲時可取出50%,25 歲可取出另外50%。相比之下美國的政策感覺不如德法等國來得實惠。
對比來看,我們在補貼方面力度尚可,每月300元放到平均收入上比例并不是很低。但與發達國家確實還有差距,并且形式比較單一。
發達國家在生育補貼方面政策較全面,考慮的范圍、時間跨度都更大。包括可以補貼到18歲、發放一次性補貼、每月補貼、帶薪育兒假、教育優惠、購房租房低息貸款、醫療保障、生育基金等方面。相信這些也是未來政策跟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