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蚊子工廠在巴西建成,旨在通過生物防治降低登革熱、基孔肯雅病、寨卡病毒傳播,年產能達50億蚊卵,核心策略為釋放攜帶沃爾巴克氏菌的埃及伊蚊。以下為具體分析:
一、工廠概況與產能
• 位置與規模:全球最大的蚊子工廠位于巴西巴拉那州庫里蒂巴健康科技園,該工廠是巴西菲奧克魯茲研究所和世界蚊蟲計劃合作的項目成果,預計耗資1億巴西雷亞爾(約合1960萬美元)。
• 產能:工廠每周能生產1億枚蚊卵,每年將產生多達50億只轉基因蚊子(或帶菌蚊子,具體表述因來源而異,但核心均為攜帶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
二、防治策略與原理
• 防治對象:埃及伊蚊是登革熱、基孔肯雅病和寨卡病毒等蚊媒疾病的主要傳播媒介。
• 防治原理:沃爾巴克氏菌在埃及伊蚊體內可阻止上述蚊媒疾病病毒的繁殖,同時使攜帶這種細菌的蚊子比未攜帶的蚊子具有繁殖優勢。攜帶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釋放到自然環境后,將與野生埃及伊蚊種群交配,繁殖產生攜帶細菌的后代。隨著帶菌埃及伊蚊占比不斷擴大,登革熱、基孔肯雅病、寨卡病毒傳播給人的可能性就會降低。
三、實施背景與效果
• 實施背景:巴西是全球登革熱、基孔肯雅病和寨卡病毒等蚊媒疾病的重災區,每年引起數百萬人染病及上千人死亡。從2012年開始,巴西就研究利用該方法防止蚊媒疾病,并于2014年開始試點釋放帶菌埃及伊蚊。
• 實施效果:
• 科學家已在澳大利亞、巴西、哥倫比亞、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等國的一些城市測試了釋放這種蚊子的效果。最全面的一項實驗在印度尼西亞日惹進行,數據顯示,這項技術可將登革熱的發病率降低77%。
• 在巴西,科學家已在5個巴西城市對轉基因蚊子開展了測試,結果表明,這種方法導致尼泰羅伊的登革熱病例減少69%,里約熱內盧(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87%8C%E7%BA%A6%E7%83%AD%E5%86%85%E5%8D%A2/813366)的病例下降38%。
• 2015年,巴西率先在里約州尼泰羅伊市投放沃爾巴克氏菌蚊子,2021年該市登革熱病例下降70%,奇昆古尼亞和寨卡病例分別下降60%和40%,2023年登革熱病例下降達90%。此次巴西暴發新一波登革熱疫情,全國登革熱病例超390萬,而尼泰羅伊市僅有1314人感染。
四、未來規劃與挑戰
• 未來規劃:巴西計劃擴大沃爾巴克氏菌蚊子投放范圍,目標是10年內覆蓋巴西1/3人口,未來10年,世界蚊子計劃(WMP)將在巴西多個城市釋放這種轉基因蚊子,以保護7000多萬人免受登革熱等疾病的侵害。
• 挑戰:
• 受沃爾巴克氏菌感染的轉基因蚊子已得到巴西監管機構的批準,但這項技術尚未得到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正式認可,可能會阻礙其在其他國家的使用。WHO病媒控制咨詢小組一直在評估轉基因蚊子,或將在未來公布相關結果。
• 沃爾巴克氏菌蚊子項目用來配合其他現有滅蚊措施,它并不是一種治理方式,而是一種預防措施,因此并不能解決正在爆發中的疫情。但如果一座城市正處于疫情高峰,是釋放沃爾巴克氏菌蚊子的最佳時機,效果在兩年后可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