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新車YU7發售后臺目標嚇壞員工 這配置比對手頂配還硬 標準版定價卻讓人摸不著頭腦
6月25號網上突然有人曝出小米給門店員工定了個狠活——YU7上市前三天每人賣40臺電動車。要是照這個算的話,全國300家店每個店有十來個銷售員,理論上三天能賣到12萬臺。這數字聽著有點嚇人,畢竟這可是小米第一款量產車。
這款YU7分三版本。標準版加速5.88秒,續航835公里,馬力三百二十。Pro版四個輪子都帶電機,馬力近五百,還能調節懸掛軟硬。最頂配的Max版馬力六百九,加速只要3秒多。三款車都用了超高強度的鋼,還有激光雷達什么的高科技。
輔助駕駛系統全系標配,算力比很多車高不少。充電方面全系支持高壓快充,這應該能減少排隊充電的時間。不過價格方面雷軍自己說標準版比之前的概念車SU7標準版要貴兩三萬,但馬上有人說他辟謠過,說這車配置太頂了,差不多是別家最貴版本的級別。
現在最讓銷售頭疼的可能就是這三天賣40臺的目標了。按常規賣車節奏,一天就能完成這個任務估計挺難。特別是這又是小米第一次賣車,很多人未必了解具體情況。就算現在在線上下了不少訂單,線下突然壓這么高的任務量,員工要是完不成可能會有扣錢啥的處罰。
對比一下其他品牌同價位車型,像特斯拉Model Y和Model Yoke這些,可能參數上不如YU7那么夸張。但消費者會不會因為續航和馬力買單還不確定。另外像蔚來EC6這些車,雖然加速沒那么猛,但品牌認可度可能更高。
現在網上爭論最大的是標準版定價到底多少,雷軍說比SU7貴,但SU7本來就是概念車,實際價格可能差別大。要是標準版定價超過30萬,那賣到12萬臺可能有點懸,畢竟這個價位選擇挺多的。
供應鏈方面光看參數就知道這車成本不低,尤其是那個超強鋼車身和激光雷達。要是首批車出問題了,或者產能跟不上,三天賣這么多目標肯定實現不了。之前有些車廠新車上市時因為零件供應慢導致交付推遲,小米有沒有做好準備還不清楚。
另外現在小米車店里人流量應該會比平時多,畢竟大家都想看看真車。但能不能當場成交還得看試駕體驗和銷售人員話術。要是真要完成目標,估計這幾天會有各種促銷手段,說不定能薅到點小便宜。
現在社交媒體上已經有人在討論要不要買這車,但更多人在等具體價格和實際配置。有些人擔心續航虛標的毛病,尤其是CLTC這種測試標準比實際開要樂觀。另外電池質保多久,售后網點覆蓋范圍這些也很重要。
工廠那邊最近應該在加班加點生產首批車,要是交車晚了,消費者可能會猶豫。特別是現在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等幾個月可能就會錯過最佳銷售期。小米汽車現在算是半路殺出來的選手,能不能站穩腳跟就看第一個月賣得怎么樣。
現在大家只能等等看實際賣得好不好,價格怎么定。畢竟以前小米手機也有過爆款機型,但車這東西和手機不一樣,需要的空間更大,配套設施也要跟上。反正現在整個汽車行業都在盯著小米這次首銷的數據,這事兒接下來幾天應該還會有很多新消息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