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于“中華田園犬禁養”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第一,引發全國網友熱議。不少網友質疑:“中華田園犬是本土犬種,為何對此被禁養?”,西安警方最新回應給出了明確答案:并非所有中華田園犬都禁養,只有含特定禁養犬血統或肩高超標的個體才受限。這一回應迅速引發關注,背后的城市養犬管理邏輯也浮出水面。
根據《西安市限制養犬條例》,全市三環路以內及周邊城鎮居民區等為重點限養區,個人不得飼養烈性犬和大型犬。而中華田園犬是否禁養,關鍵在于兩點:
血統判定:若中華田園犬含有羅威納、藏獒等烈性犬或大型犬的血統,則屬于禁養范圍;
體型標準:肩高超過50厘米的犬只(如薩摩耶、金毛等)也被列為禁養對象。
西安市公安局蓮湖分局工作人員明確表示:“純本土中華田園犬,只要不含禁養犬血統,且肩高未超標,可正常辦理狗證。”市民可通過“西安市養犬服務平臺”小程序上傳犬只正面、側面及與人站在一起的照片,后臺審核通過后即可合法飼養。
盡管警方回應強調政策的精細化,但網友仍存在分歧。支持者認為,中華田園犬對陌生人攻擊性強,尤其在社區中易引發安全問題;反對者則指出,犬只性格與飼養環境密切相關,單純以品種或血統禁養有失公允。
值得注意的是,廣州、深圳、長沙等地近年已陸續解禁中華田園犬,通過行為評估、疫苗管理等方式實現科學治理。西安此番政策調整,也被視為向“精細化養犬管理”邁進的一步。
多地實踐表明,“一刀切”禁養難以根治犬只擾民、傷人等問題,反而可能催生非法繁殖、流浪犬激增等隱患。專家建議,城市養犬管理應聚焦三點:
強化犬證登記與行為評估,建立犬只電子檔案;
嚴懲違規養犬行為,如遛狗不栓繩、犬只傷人等;
普及文明養犬教育,引導市民定期給犬接種疫苗、清理糞便。
西安警方的回應為“中華田園犬禁養”爭議劃清了邊界,也折射出城市治理從“粗放式禁令”向“科學化管理”的轉型。犬只是人類的伙伴,但文明養犬的前提是責任與規則。